学子风采
我院第4期“马语者悦读会”

来源: 时间:2015-11-17 点击量:

    20151119日晚,我院第4马语者悦读会在学院资料室举行。学院教师栗志刚老师担任此次读书会的导读嘉宾。洪明、黄岭峻、成良斌、栗志刚、蔡孝恒、吕洪良、梁红、杨华、赵志坚、于小晶、邹旭怡等教师,共22名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读书活动。

本次读书会以“传统的延续与重构—文化转型视域中的文化模式”为主题,对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在分享环节,栗志刚老师以对本尼迪克特的介绍为开端,在文化传播论和文化相对论的理论背景下,分析了文本的研究方法、结构框架、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在分析文本的基本内容时,栗志刚老师将其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传统与习俗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差异性、三种文化—祖尼人、克瓦基特尔人和多布人、文化整合与文化传播。栗志刚老师提出,本尼迪克特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方法去分析人类文化,得出了各民族性格不同的原因是由于不同民族的选择不同,同时文化所提供的可选择因素不同,因而对于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要给予尊重和包容。

文艺表演环节由刘小芳同学主持。计算机学院13级硕士生陈姿作为嘉宾带来了精彩的二胡表演,《烟花易冷》哀怨凄婉,《赛马》热情奔放。琴声悠扬,读书会洋溢着二胡之美,民乐之美。

由周田田同学开启的对话环节,韩伟、陈文婷、景秀齐等同学就阅读中的疑惑相继提问,栗志刚老师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答。黄岭峻院长也与大家进行了积极交流,谈及文化的差异、文化的起源、文化的博大精深等问题,提出了文化差异是如何形成的问题。成良斌副院长则从文化的交流、碰撞和文化的变迁角度提出,文化的差异源于人类的选择,文化不能轻易改变。随后,洪明教授指出文化具有先赋性,评述了自然选择理论,并就“文化没有优劣之分”这一观点提出质疑。杨华老师在解释了文化相对主义产生的背景的同时,还为大家介绍了历史人类学和结构功能主义人类学。吕洪良老师则从生活实例出发,认为研究纯粹的原始文化要深入到原始部落中去调查取样。赵志坚老师引用莱布尼茨的观点,认为文化的差异可能不是特定的原因,而是偶然的原因。

综观4期读书会,贯穿着三个诉求:一为阅读方法。读书会曾讨论过的阅读方式包括刺猬式阅读和狐狸式阅读,读者阅读、作者阅读和情境阅读等,本次读书会又特别讨论了语境阅读,强调要把文本放到上下文中去理解;二为研究方法。读书会曾讨论过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本次读书会又特别讨论了田野调查、民族志、深描等人类学方法,还推荐了多元非线性分析方法和完形研究方法;三为人性假设。从第1期读书会上韩风同学提出“人性发展”这一富有争议的话题后,到本次读书会共涉及“人性不可塑”、“人性有限可塑”和“人性无限可塑”等多种不同的人性假设。

   由梁红老师导读的第5期“马语者悦读会”将于12月中旬举行。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东七楼(二层) 

学院电话:027-87556742(院办)       027-87544455(研究生教务)

                 027-87557893(人事)       027-87557739(本科生教务)

学院邮箱:mkszyx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