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6日晚,我院第5期“马语者悦读会”在学院资料室举行。学院教师梁红老师担任此次读书会的导读嘉宾。黄岭峻、成良斌、梁红、蔡孝恒、吕洪良、李建国、赵志坚等教师,共36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读书活动。
在分享环节,梁红老师挑战自我,全程用英文对约翰·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在对杜威进行了详细的个人介绍后,梁红老师帮助大家厘清了中美“实用主义”的不同涵义。在分析文本的基本内容时,梁红老师按逻辑顺序将文本分成了四个部分,然后对其中的主要观点分别进行了解读。梁红老师指出,《民主主义与教育》主要阐释了民主社会里的公民教育观,包括教育即生长、儿童中心论、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无目的论等基本观点。
文艺表演环节由刘小芳同学主持。法学院15级硕士生万园园同学作为表演嘉宾带来了精彩的琵琶表演,《春江花月夜》哀怨凄婉,《送我一枝玫瑰花》热情奔放。成良斌副院长对琵琶表演赞不绝口,认为应将学术和艺术相结合。
在由成良斌副院长开启的对话环节中,陈文婷、刘雪娇、蒋洋洋、韩伟等同学相继提问。针对她们阅读中的种种疑惑,梁红老师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梁红老师以华科为例,特别分析了理工类学校重理轻文的原因与背景,探讨了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机制,强调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是理解教育学理论的钥匙。赵志坚老师着重介绍了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指出“功利主义”存在着物质与精神、短期与长期等不同诉求,其根本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与利己主义其实有别。吕洪良老师从家庭教育的实例出发,说明民主教育好处颇多,而中国的民主教育氛围正在形成。蔡孝恒老师谈及自己参加家长会的经历,对中国孩子所承受的教育之重表示担忧。
本次读书会不仅吸引了马院14和15两个年级的研究生,而且还吸引了来自人文学院哲学系的袁博同学和来自同济医学院的王梦怡博士,可谓人气空前。最后,来自内蒙的韩伟同学为大家带来一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伴随着韩风同学的一曲《再见》,2015年最后一期马语者悦读会完美收官。
通讯员 冯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