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第82期喻园求真学术讲座在东七楼203会议室举行。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耀灿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与前沿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主办,学院教师代表、硕博研究生以及线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师生参加讲座,梁红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首先,张耀灿教授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史发展过程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53-1983):有“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尚无学科;第二阶段(1984-1988):增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开始编写教材;第三阶段(1988-1996):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开始招收培育硕士,硕士点发展到35个;第四阶段(1997-2005):整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招收培育博士生,第一批博士点有3个;第五阶段(2006-2018):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性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
接着,张耀灿教授强调要善于捕捉前沿课题,探索前沿问题,并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培育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经验研究六个方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
随后,张耀灿教授提出要认清学科学术研究、专门人才培养研究、思想教育实践研究三者各自的目标、要求和特点、规律,正确处理一些矛盾关系,并从六个方面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即纵比法、横比法、跨学科范式研究、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文献法与实证研究的结合以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
梁红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指出张教授的精彩报告带领大家回顾了思想政治教育从“有专业、无学科”到目前全国一百多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蓬勃发展的历程,张教授对学科前沿问题的全面剖析为在座师生和线上师生捕捉前沿课题、探索前沿问题指明了方向,张教授特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也要注重“在马研马”,“在实践中解决了问题才叫创新”,一系列观点发人深省。现场互动环节,教师和同学们踊跃发问,张耀灿教授对每一个问题都给予了细致解答。
至此,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第82期喻园求真学术讲座落下帷幕。
(通讯员 陈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