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在西十二楼N102彭鹤翔老师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四名学生轮流走上讲台,讲述不同历史时期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抒发自己的体会与感悟。从讲台下的倾听者,到讲台上的讲述者,学生们在这场翻转课堂中真学、真悟,对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今年是共青团建团100周年,这一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门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致敬团的百岁生日。参加展示的同学,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主题,讲出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思考和感悟。
沿循历史脉络,聚焦典型事件。“打土豪,分田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禹萌萌同学从耳熟能详的语句切入,对土地革命、“一二·九”运动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阐述。

深挖感人故事,弘扬伟大精神。贺夕纯同学生动讲述秦满荣志愿参军、邓稼先毅然回国、冰峰五姑娘雪山修路等故事,进而深刻阐述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重要内涵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青年人的担当。
探索深层原因,启发共同思考。晏清同学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的青年运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并提出“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辈青年应该如何担当作为”等问题启发思考。

结合身边经历,激励同辈奋发。王海峰同学结合青年大学习、华中科技大学的快速发展等同学们体会真切的例子,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青年运动进行讲述,并在最后播放了一段有关青年运动的视频,激励同学们“百年青春心向党,矢志建功新时代”。

之后,彭鹤翔老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展示汇报的成果,并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我们党就领导青年召开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建立了属于中国青年的先进团组织,至今已经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的青年运动始终与时代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中国青年也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同人民一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洪流中建功立业、茁壮成长。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党领导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不断增强青年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本次翻转课堂,既是课程形式的创新,也是学习内容的极大丰富。参与汇报展示的禹萌萌同学表示,“通过参与本次百年团史汇报活动,我对共青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共青团在我心中的印象从一个概念名词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人、一件件鲜活的事。从汇报中得到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感觉收获满满!”
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在建团百年之际,把共青团的历史和青年学子的使命与担当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是纲要教研室本学期重点工作之一。
文图:何沐
审定:夏增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