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大别山精神》公选课第五讲持续开讲

来源: 时间:2023-10-16 点击量:

     (通讯员:杨皓若10月7日晚,由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公选课《大别山精神》第五讲于东九楼B202开讲,本次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长义主讲。



       课程伊始,黄长义教授向同学们讲解了大别山精神的具体表现。他首先引用董必武的诗句“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介绍了大别山精神的第一个表现——坚守信念。所谓坚守信念,就是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发扬顽强斗争精神、坚守党员初心使命。这既是大别山精神的特质,也是大别山精神区别于其他革命精神的突出特点。接着,他通过梳理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重新组建红二十八军、创建豫鄂边抗日根据地、开辟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等四个历史阶段,展现出大别山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具体呈现了大别山区党员群众“前赴后继”的英勇实例。随后,他对红四方面军的十六字军训“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进行逐一剖析,向大家展现了“不胜不休”的大别山精神。



       随后,黄长义教授由浅入深地分析了大别山精神特质的生成原因。他提出,大别山地区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使得大别山精神吸收了威武不屈、坚韧不拔的“山之精神”,融合了自强不息、勤劳朴实的“地之灵魂”,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也使得大别山人民更具反抗精神。此外,他还分析了大别山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认为正是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底蕴,决定了大别山精神内涵上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课程最后,黄长义教授播放了电影《大转折——挺进大别山》,意在让同学们通过电影更加直观地感受大别山军民在长达二十八年的革命斗争中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所作出的巨大奉献,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大别山精神所承载的辉煌革命实践虽已成过往,但从未被时代洪流所淹没,它凝聚了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基因,有着跨越时空的不朽魅力和时代价值。带领同学们学习大别山革命历史文化,深入了解大别山精神,深刻感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东七楼(二层) 

学院电话:027-87556742(院办)       027-87544455(研究生教务)

                 027-87557893(人事)       027-87557739(本科生教务)

学院邮箱:mkszyx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