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重温历史英雄志,砥砺传承正当时——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生第二党支部赴北京开展实践活动

来源: 时间:2020-10-28 点击量:


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活动和学四史活动引向深入化,巩固学习成果,在追寻历史的足迹中展望未来,增强支部成员的使命感和理论自信,1023日,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生第二党支部全体成员赴北京开展为期三天的主题党日实践活动。

回望过去,缅怀先辈。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为牢记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年的斗争史,铭记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的奋斗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的发展史,支部一行先后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国家博物馆。在圆明园西洋楼遗址前,业务组成员向支部成员进行了理论宣讲,通过介绍圆明园从建成到摧毁的历史,让大家对中国一百年前的屈辱历史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与认识;其次,团队成员还来到了国家博物馆,观看了《复兴之路》展览。该展览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最新发展,它以中国近代史为时间轴分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个篇章。支部成员通过陈列的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认真学习重大事件并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从而更加坚定为接续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青年志向。

习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支部此行走近600岁故宫,在对紫禁城600年历史的回望中,理解贯穿紫禁城的”“的历史文化、感受宫殿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此外,通过对鲁迅博物馆的参观,我们紧随鲁迅先生的足迹,探寻了他伟大的生命历程,感受到了他笔耕一生,战斗一生,始终为人民、民族、真理而战的独立精神。本次参观更让每一位党员同志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焕发的强大力量。

不忘初心,立足当下。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热血报国、坚毅不屈的精神;更要立足当下,走好脚下的路。1024日早上,支部成员集体前往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634分,雄壮的国歌声奏响,伴随着激昂的旋律,五星红旗在清晨第一缕阳光下缓缓升起,飘扬的五星红旗触动着在场的每一位支部成员的心。升旗结束后,支部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了歌唱祖国的快闪活动。大家挥舞着手中的国旗,齐声歌唱《我和我的祖国》,用歌声表达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中午时分,支部成员来到高高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面前进行瞻仰并诵读碑文。在英雄的丰碑面前,我们似乎看到了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丽景象,更感受到中华民族英雄儿女不畏牺牲的英勇,支部成员纷纷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现在,不负韶华,只争朝夕。


展望未来、志存高远。回首过往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为了进一步优化支部实践活动,解决成员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邀请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生雷雨学长、管理学院毕业生王健学长,为大家进行学业与就业交流分享。交流会上支部成员依次自我介绍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今后的打算,两位学长细心倾听、全面分析、耐心解答疑惑。除此之外,两位学长也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在学校学习、求职等方面的经验。经过两个小时多的交流,支部成员成功捕获了学长们的干货,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明确的定位。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支部成员受益良多。朱瑶同志谈道:通过参加本次的实践活动,在回顾山河破碎的屈辱历史后,更加坚定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念,我由衷地感受现今祖国的强大和自己生活的幸福,更应该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做无愧于人民的时代新人。张会同志谈道:重温党和国家走过的峥嵘岁月和奋斗历程,更需要我们青年学子切实加强在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通过本次以重温历史为主线的北京行让支部成员进一步地感受到了中国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不懈奋斗的伟大征程,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有了真切的认识,锤炼了党性,增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同时,也加深了成员彼此间的了解,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支部成员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作风,将此次的学习成果内化于心,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通讯员:张欢)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东七楼(二层) 

学院电话:027-87556742(院办)       027-87544455(研究生教务)

                 027-87557893(人事)       027-87557739(本科生教务)

学院邮箱:mkszyxy@hust.edu.cn